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农户相对贫困缓解——基于CLDS数据的实证检验New rural collective economy and relative poverty alleviation of farm households——empirical test based on CLDS data
李中建,王丛丛
摘要(Abstract):
农村集体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农村的具体实现形式,对于防止两极分化、缓解农户相对贫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借助Ⅳ-2SLS、倾向得分匹配、分位数回归等模型分析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农户相对贫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有利于农户相对贫困的缓解,且主要通过增加农户财产性收入、本地非农就业机会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可得性三个途径实现。进一步分析发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农户相对贫困缓解的效果具有普惠性,对人力资本水平较低和相对贫困指数较高的农户缓解作用更强;但较低的人口规模和地形的复杂度会削弱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农户相对贫困缓解的作用。
关键词(KeyWords):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农户相对贫困;财产性收入;非农就业;农业社会化服务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共同富裕目标下代际收入流动阻碍因素与提升路径研究”(22BJL074)
作者(Author): 李中建,王丛丛
DOI: 10.13842/j.cnki.issn1671-816X.2025.04.005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4-8.
- [2]檀学文.走向共同富裕的解决相对贫困思路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20(6):21-36.
- [3]王禾,宗成峰.党建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基本逻辑与实践路径——以晋南F村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24(2):97-105.
- [4]徐鹏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产业融合发展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J].财经科学,2023(12):68-81.
- [5]邓金钱.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赋能脱贫户生计转型:优势、机制与进路[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33(2):143-152.
- [6]孙雪峰,张凡.农村集体经济的富民效应研究——基于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双重视角[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6):183-194.
- [7]夏柱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的重点[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 21(2):22-30.
- [8]高鸣,魏佳朔,宋洪远.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创新发展的战略构想与政策优化[J].改革,2021(9):121-133.
- [9]栾健,张哲晰.兼顾效率与公平: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J].经济学家,2024(1):118-128.
- [10]李宁,李增元.新型集体经济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机理与路径[J].经济学家,2022(10):119-128.
- [11]陈锡文.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共同富裕中的作用[J].农业经济问题,2022(5):4-9.
- [12]张锦兰,何湾.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与路径选择[J].探索,2023(6):134-146.
- [13]胡凌啸,舒文,周应恒.产权改革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效能及深化方向[J].农业经济问题,2024(2):87-97.
- [14]肖盼晴,姚玉凤.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进路——基于嵌入理论的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 26(5):145-152.
- [15]刘儒,郭提超.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逻辑与路径优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3(6):28-40.
- [16]周力,邵俊杰.非农就业与缓解相对贫困——基于主客观标准的二维视角[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4):121-132.
- [17]左停,苏武峥.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相对贫困治理的战略指向与政策选择[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4):88-96.
- [18]李江一,仇童伟,秦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非农就业带动效应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10-21.
- [19]周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作用机制研究——以“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模式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20(11):16-24.
- [20]郭晓鸣,王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治理相对贫困:特征、优势与作用机制[J].社会科学战线,2020(12):67-73.
- [21]张哲晰,潘彪,高鸣,等.农业社会化服务:衔接赋能抑或歧视挤出[J].农业技术经济,2023(5):129-144.
- [22]谢小芹,王孝晴,廖丽华.共同富裕背景下相对贫困治理的实践类型及其机制[J].公共管理学报,2023,20(4):107-120,173.
- [23]苏芳,常江波,范冰洁,等.多维视角下相对贫困治理的中国探索[J].中国软科学,2023(11):66-73.
- [24]吉星,厚轶,张红霄.农业机械化选择与农户相对贫困缓解——来自2014—2018年的经验证据[J].农业技术经济,2023(6):115-128.
- [25]刘格格,周玉玺,葛颜祥.多样化生态补偿有助于缓解生态保护红线区农户相对贫困吗[J].中国农村观察,2023(6):161-180.
- [26]向楠,乐章.村庄民主与治理有效:集体经济实力如何影响村民自治[J].农业技术经济,2024(3):114-127.
- [27]张衡,穆月英.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的农户增收和追赶效应:外生推动与内生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2023(8):37-59.
- [28]江艇.因果推断经验研究中的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J].中国工业经济,2022(5):100-120.
- [29]张新文,杜永康.共同富裕目标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困境及进路[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23-33.
- [30]彭凌志,赵敏娟.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来自中国1873个县域的证据[J].中国农村经济,2024(2):112-130.
- [31]魏滨辉,罗明忠.返乡创业活动的收入效应研究[J].经济学家,2024(6):117-127.
- (1)数据来源: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共同富裕中的作用[EB/OL].https://ccrs.ccnu.edu.cn/List/H5Details.aspx?tid=20013.